女性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低于男性。近日,发表于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年龄和风险因素相关的心肌肌钙蛋白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变化是否因性别而异,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轨迹是否对一般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的心血管结局有帮助。
研究背景
预防性心血管医学的性别差异仍在探索中。最新证据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女性和男性中的分布和负担相似,但女性发病延迟10年。重要的是,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认识到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这一重要差异,以确保采取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是公平的。
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可改善一般人群的心血管风险预测。随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引入,表面健康的女性和男性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差异变得显著。虽然现在已经确定,在一般人群中,女性心肌肌钙蛋白浓度低于男性,但女性和男性在生命过程中心肌肌钙蛋白浓度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对心血管风险预测的影响如何尚不清楚。这项研究假设,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肌肌钙蛋白随年龄增长的增加将被推迟。了解性别特异性的轨迹以及这些轨迹如何受到已确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对于在女性和男性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中指导使用心肌肌钙蛋白很有必要。
研究者利用纵向Whitehall II队列研究,对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肌肌钙蛋白轨迹进行全面性别特异性分析,评估它们的决定因素及其与一般人群心血管结局的关系。
研究方法
Whitehall II研究是一项连续性纵向观察研究,对1985年首次招募的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10 308名英国公务员(6895名男性和3413名女性)进行的队列研究。持续随访13个阶段,最近一次评估于2019年完成。在1997~1999年、2007~2009年和2012~2013年三次评估的参与者中,储存的样本可用于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研究共计纳入2142名女性和5151名男性(平均年龄分别为58±7岁和57±7岁),入选所有至少进行了一次心肌肌钙蛋白测量的参与者,并将每位参与者的第一次心肌肌钙蛋白测量作为基线。主要研究结局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结果。次要结局为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卒中、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
在15年期间3次测量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心肌肌钙蛋白的性别特异性轨迹,并确定与常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关系。使用多状态联合模型,评估心肌肌钙蛋白的性别特异性轨迹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1、性别特异性心肌肌钙蛋白在生命过程中的轨迹
.png)
2、风险因素与心肌肌钙蛋白的性别纵向关系
在多变量模型中,年龄、糖尿病、收缩压、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与男性和女性心肌肌钙蛋白均显著相关。与男性相比,年龄增长与女性心肌肌钙蛋白浓度的增加有更强的相关性(P交互作用<0.001)。相比之下,BMI与男性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较女性更强(P交互作用=0.008)。此外,糖尿病与女性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相关,而男性呈负相关(P交互作用=0.003)。(如图2示)
(19).png)
3、心肌肌钙蛋白的时间变化与主要结局的性别特异性关联
在中位随访20.9年期间,主要结局事件发生在177名(8.3%)女性和520名(10.1%)男性中。评估基线时的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及其随时间变化与主要结局累积发生率的关系,在女性和男性之间未观察到差异。基线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最低的患者风险最低,基线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最高的患者风险最高。(如图3示)
(18).png)
使用心肌肌钙蛋白轨迹,发现在随访期间任何时间点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2倍差异与女性主要结局在数字上的相关性更强(未经校正的HR=1.57;95%CI:1.29~1.85;P<0.001),高于男性(未校正HR=1.38;95%CI:1.22~1.54;P<0.001;P交互作用=0.235)。尽管在模型中纳入已知基线心血管风险因素时性别差异消失,但这种关联仍存在(女性校正HR=1.34;95%CI:1.17~1.52;P<0.001,男性校正HR=1.30;95%CI:1.21~1.40;P<0.001;P交互作用=0.752)。心肌肌钙蛋白斜率与女性预后显著相关,但与男性无关(校正后的风险比分别为2.70,95%CI:1.01~7.33和1.31,95%CI:0.62~2.75,P交互作用=0.250)。
研究结论
在一般人群中,心肌肌钙蛋白的轨迹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存在差异,且存在差异与传统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结局相关。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性别特异性方法在连续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应用于心血管风险预测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Marie de Bakker,Martin Shipley,Takeshi Fujisawa,etal.Sex Differences in Cardiac Troponin Trajectories Over the Life Course.Circulation. 2023;147:00–0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4386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