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最常用的有创功能学指标,然而,在测量过程中需使用血管扩张剂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瞬时无波形比值(iFR)能在避免使用血管扩张剂的前提下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功能学评价,与FFR具有相似的诊断准确率。EuroPCR 2023会议上,日本东京圣玛丽安娜大学医学院Takayuki Warisawa教授开展了一项有关iFR和FFR的研究,本刊邀请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国际循环》:请谈谈iFR的发展历程,iFR与FFR引导下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决策是否有差异?
Takayuki Warisawa教授:2017年,DEFINE-FLAIR研究和iFR-SWEDEHEART试验均证明iFR与FFR相比在指导血管重建决策方面具有非劣效性,这项为期5年的后续研究也在此次EuroPCR 2023会议的最新临床试验专场公布。因为所有的研究均排除了左主干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非左主干病变,iFR对FFR的非劣效性已得到很好证明。因此,国际治疗指南建议交替使用iFR和FFR指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运重建决策。基本上,使用哪种技术对临床结局无显著差异。
《国际循环》:请介绍一下您公布的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
《国际循环》:这项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Takayuki Warisawa教授:关于研究的临床意义,在该数据集中,对于延迟血运重建患者,iFR指导的左主干病变被证明优于FFR指导。然而,作为一名介入心脏病专家,对于复杂的PCI病例,例如对于左主干病变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即使患者被适当推迟,综合图像模式策略对于提高PCI质量或改善临床结局也非常有用。然而,在本研究中,只是证明了iFR的优越性。临床实践中,患者在导管实验室进入充血状态之前,会被先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冠状动脉生理学指标。因此,当在充血前测量具有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FFR时,请同时测量静息状态下的血压。一部分患者以iFR作为静息指标而非充血指标显示阳性结果,因此请谨慎解读这项研究。在临床实践中,静息状态和充血状态,这两种类型的冠状动脉生理学指标对左主干病变患者均有用。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