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每周心评论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ESC 2023大会上发布的CAPL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左房后壁快速电活动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从后壁电隔离中获益。本期我们特邀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对该研究进行解读。
01 SELECT:无糖尿病的超重患者,司美格鲁肽降低CVD风险20%
原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07563?query=featured_home
02 ARIES-HM3:HM3晚期心衰患者,阿司匹林抗栓是否必要?
原文链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811936?appId=scweb
03 ORBITA-2:未服药的心绞痛患者,PCI是否有效?
原文链接: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10610?query=featured_home
04 Circulation:非缺血性心肌病对冠心病患者预后有何影响?
原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7032
05 Circulation:他汀不耐受患者中,炎症预测心血管事件更佳
原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6213
06 EHJ:非心脏手术前停用RAS抑制剂是否有益?
在非心脏手术前应停用RAS抑制剂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还是继续使用以避免高血压,目前尚不清楚。11月3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的SPACE研究结果提示,在非心脏手术前停用RAS抑制剂并不能减少心肌损伤,反而可能增加急性高血压风险。研究在2017年7月~2021年10月期间,在英国6个中心纳入262例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停止或继续RAS抑制剂治疗组。主要终点为术后48小时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在停止或继续使用RAS抑制剂的患者中,分别有58例(48.3%)和50(41.3%)例出现心肌损伤(OR=0.77,95% CI :0.45–1.31),停药组发生高血压不良事件的比例(12.4%)高于继续用药组(5.3%)(OR=0.4,95% CI:0.16–1.00)。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相似(9.3% vs. 8.4%)。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d716/7339818?searchresult=1
行业心动态
01 中国共识:规范应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心源性猝死的有效防治手段之一,其术前筛选、植入术式等与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同。近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发表专家共识,详细阐述了S-ICD的发展历程、适应证、患者筛选及术前准备、植入步骤及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程控和随访等内容,以期进一步规范和促进S-IC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原文链接:https://rs.yiigle.com/cmaid/1478427
02 中国共识:特殊人群的心衰筛查
为促进临床上对心衰预防的重视,尽早给予指南推荐的治疗,从而降低心衰发病率和病死率,近日,《心力衰竭早期筛查与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发布。共识详细阐述了心衰的定义和分类、常见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和早期筛查,对老年人、肿瘤患者、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的心衰筛查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并提供了一级预防干预措施。
原文链接:https://rs.yiigle.com/cmaid/1478955
03 WHF发布ATTR-CM共识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心肌病(ATTR-CM)是一种进行性的致命性疾病,需要早期诊断、管理及特异性治疗。近日,世界心脏联盟发布专家共识回顾性地概述了ATTR-CM,详细阐述了疾病定义及其表现,指出要重点关注心脏受累;同时给出了ATTR-CM的诊断标准、诊断流程、治疗策略和姑息治疗考虑;此外,共识还强调,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都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以及重视多学科管理。
原文链接:https://globalheartjournal.com/articles/10.5334/gh.1262#4-palliative-care
04 2023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共识更新概要
近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共识文件,概述了2023年6个工作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与治疗建议共识》的更新。今年系统评价涉及的主题包括:溺水心脏骤停的复苏、成人和儿童的体外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期间的钙补充、双序除颤等内容,文章从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儿童和新生儿生命支持、教育、实践和团队、急救等方面,对评估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治疗建议。
原文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0000000000001179
05 FDA批准首款RDN产品
近日,超声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uRDN)器械Paradise获得FDA批准,成为首个获批FDA的RDN产品。Paradise采用高强度超声能量消融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周围组织接受超声波后发热从而实现消融,同时球囊中循环流动冷却水以避免造成内层血管损害,适用于对降压药物反应不足或者不耐受,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降低血压。
06 全球首款仿生型可组装式左心耳封堵器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了全球首款仿生型且可组装式左心耳封堵器SimuLock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确证临床试验的全国首例入组和成功植入。该仿生型左心耳封堵器系统结合了“仿生学机制”和“组装适配理念”,可根据需求模块化组装定制,拥有封堵安全、封堵完全、封堵严密的优异效果。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