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CC&CISC2011]介入沙龙特色、治疗须以人为本——宋现涛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1/1/25 15:15:02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国际循环》:血小板功能检测为临床血栓与止血研究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然而,目前的血小板功能检侧方法仍然存在不足,建立并完善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快捷的血小板功能评价的新方法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宋现涛教授:该话题的范围很大,我今天在会议中讲到了《关于血小板的监测与临床》的相关课题。血小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血清当中的一种成分。具体的作为心脏内科医生来讲,可能涉及到血栓、出血的问题。但如果针对于血液系统来讲,可能会产生遗传方面的疾病,如肿瘤疾病,涵盖的面比较广。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讲,主要考虑抗血小板药物和治疗患者血栓的情况。目前对于血小板六大功能的监测,以前心内科医生最为关注的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类抗血小板药物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目前有很多种,包括比较早的比色法等,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可以分很多类。然后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分很多类,再根据不同的分类分很多种,但是目前所有的检测方法当中都有各自明确的优点和缺点。比如有的检测很快,但是可重复性很差;有的可能重复性比较好但耗时比较长,因此没有一种完美的方法。至于将来血小板检测的发展趋势,我想其中之一是关于仪器的研发,可以用更精确的某一部分某一点来检测。我们知道,很多疾病是由多因素或遗传疾病引起的,因此遗传与血小板共同转化的关系应引起关注,目前也有研究氯吡格雷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
此外,我个人认为:从基因到蛋白,到分子,到因子,再到临床表现,这是很大的覆盖范围。某一个环节都可能和最终的临床结果相关联。我认为,在我们不太明确具体哪一点和临床结果相关的时候,我们能否只看两点——起点、终点。具体的血小板检测来讲,只检测血液当中的血小板的聚集力度,不看其中的环节,只看聚集力和最终的临床试验有何关系。目前还缺少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这也是目前研究的缺陷。目前研究得到的资料都是虚报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介入沙龙以人为本宋现涛血小板功能CTO病变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