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HCM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基因分型给力几何?

Is Genotype Clinically Powerful in Making Strategies and Predicting Prognosis in HCM?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1/3/14 10:24:15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肥厚型心肌病(HCM)或临床上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是常见的遗传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它具有遗传和表型的异质性。随着HCM遗传学机制的揭示,研究者尝试着将基因和生存率联系起来,希望能将其作为疾病预测的相关生物学指标。最初的研究提示MYH7(编码的β肌球蛋白重链)和TNNT2(编码的心肌肌钙蛋白T)的基因突变为恶性的或良性,这一研究结果让大家对能通过基因突变预测HCM风险产生了希望,但之后的一系列试验发现:在家族成员中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相互矛盾。而且,连续的以先证者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从基因方面判断的的恶性或良性的预后在大型转诊中心的研究中结果不一致。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对基因型特异的危险分层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基因型对HCM的临床诊治会有所帮助吗?

反方观点:基因分型未能为HCM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刘同库  顾明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HCM基因分型尚未彻底明了
    虽然目前已经发现多数(50%~70%)HCM由基因突变所致,但是仍有30%~50%的HCM尚不能找到相应的基因突变,所以基因筛查有30%~50%的假阴性。迄今为止,已发现至少13个基因400多种突变可导致HCM。编码下列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致HCM:β-肌球蛋白重链、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α-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必需链、肌球蛋白轻链调节链、肌动蛋白、α-肌球蛋白重链、肌性LIM蛋白、肌联蛋白。大多数HCM致病基因是组成心肌细胞的一系列编码的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少数情况下,致病基因的突变亦发生在连接肌节与肌膜并传导张力的纤维结合蛋白或z-盘蛋白上。这些基因中的大量的、不同的突变正在不断地扩展着HCM的遗传多样性,这种复杂的遗传特征使得针对单一患者的遗传学诊断变得极其困难。

遗传学信息仅能解释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
    约80%的已知HCM基因突变发生于β-肌球蛋白重链、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肌钙蛋白T或肌钙蛋白I基因。根据这一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关系的研究通常锁定在这些流行性致病基因。发现β-肌球蛋白突变比其他致病基因更早引发临床症状,在青春期就发生了典型的心肌肥厚;而导致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羧基端缩短的突变则伴随较长的潜伏期,直至中年期才出现心肌肥厚。但与对发病年龄的影响不同,基因型对心肌肥厚重构模式的影响甚微,大多数HCM致病基因的突变可导致任何一种肥厚的形态模式(不对称型、同心型、心尖型),有相同基因型的家族成员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Brito等研究发现,2个具有MYH7-I263T突变的独立家族,尽管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A家庭(20个成员)与B家庭(18个成员)相比左室厚度增加(23.4 mm vs. 16.0 mm);B家庭与A家庭相比疾病外显率减少(100% vs. 33%),心脏性猝死倾向增加。HCM患者猝死的电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HCM小鼠模型心律失常的研究显示,心肌肥厚的程度更能够准确预测可诱导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因此,仅凭基因型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哪些遗传受累者可从植入ICD获益,哪些遗传受累者

上一页  [1]  [2]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治基因突变ishare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