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选择决定未来 双重奏演绎和谐乐章——首届中国β受体阻滞剂高峰论坛掠影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1/4/8 13:30:5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首届中国β受体阻滞剂高峰论坛2011年3月19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作为本届论坛主席主持了会议,刘梅林教授首先开场致辞,强调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治疗药物,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合理选择β受体阻滞剂是对临床医生的必然要求。论坛邀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峻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金秀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孙忠实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大学John M. Cruickshank博士和荷兰Erasmus大学Don Poldermans博士围绕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做了精彩演讲。

第1乐章  β受体阻滞剂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作用
最为关键的β1受体阻滞效应
    β受体阻滞剂在减少各种急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症状、缺血发生以及终点事件等方面效果显著,其中,β1受体阻滞作用最为关键。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避免儿茶酚胺诱导的左室肥大、逆转心肌纤维化,从而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John M. Cruickshank博士强调指出,以比索洛尔为代表的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心率和控制血压,且副作用很少,已经成为β受体阻滞剂的一线选择。
心率是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亢进、改善心血管预后的重要指标
    董吁钢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包括CASS研究(Coronary Artery Surgery Study)在内的多个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均表明,静息心率是总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心率加快是交感神经兴奋的重要标志,交感神经兴奋可以导致机体应激反应、斑块破裂、室颤、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心室重构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兴奋。减慢心率仅仅是心脏疾病治疗的一部分,从机制上看,单纯控制心率的获益是有限的,只有全面控制交感神经兴奋才有可能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对无禁忌证的所有冠心病患者均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其剂量选择的主要依据包括心率、症状有无解除和有无药物副作用。指南明确规定,冠心病患者的目标心率应控制在50~60次/min。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具有脂溶性的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对糖代谢和脂代谢均无不良影响,亦不增加气道阻力,对外周循环影响最小。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
    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持续增加,5年病死率高达60%,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已经成为社会的巨大负担。β受体阻滞剂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在心力衰竭治疗中不可或缺。黄峻教授指出,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不但可以改善生存、降低住院率、改善 NYHA 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而且是迄今为止能够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惟一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可以延缓心血管事件链,在慢性心力衰竭4个演变阶段均能发挥积极作用,但需要同时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只有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的心力衰竭治疗作用得到有关临床试验的证实。
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围手术期心血管死亡约占手术量的0.3%,具有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对术后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图1)。Don Poldermans博士对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的观点加以介绍说,降低手术风险的策略应该包括药物疗法(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如,应用支架、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围手术期应逐步增加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的剂量,静息心率应保持在60~70次/min,收缩压应>100 mm Hg;术前运动试验判定为存在缺血性心脏病(IHD)或心肌梗死(MI)者推荐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而对即将接受低风险手术的无危险因素者,则不推荐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尽管指南的有关推荐可改善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但医生在实践中对指南的贯彻仍显不足,一半以上的患者并未得到最理想的治疗。


第2乐章  正确选择目标人群,β受体阻滞剂降压更获益
血压、心率双达标的理想降压药
    心率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美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9190例高血压伴心电图(ECG)定义的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在平均随访4.8年后,心率较高者的心血管或全因死亡风险亦高(图2)。林金秀教授建议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慢性心率增快的危害,应该像关注血压一样关注心率的快慢,控制心率达标应该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有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心率>75次/min时应启动降心率治疗,目标心率应控制在55~70次/min。β受体阻滞剂在中枢、外周以及心脏均可有效抑制交感活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使心血管获益更大。
交感亢进的高血压人群选择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更为安全有效
    高血压患者往往出现交感激活,β受体阻滞剂的抗交感作用在降压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对不同年龄和疾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对心率增快、中青年、伴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以及伴心力衰竭或冠心病患者应优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孙宁玲教授认为,β1受体阻滞是β受体阻滞剂获益的关键,β2受体阻滞则是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比索洛尔作为目前选择性最高的β1受体阻滞剂,选择比率(β1 :β2)可达75:1,在临床常用剂量水平不与β2受体结合,不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不增加气道阻力,每日1次给药可有效避免高血压晨峰危险,长期治疗更为安全。


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
    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使用率比较低,应用欠规范,而且存在选药不当的情况,因此,在高度评价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应着重强调规范使用。多数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除外)均经CYP2D6代谢,该酶具有遗传多态性,基因变异可高度影响CYP2D6活性。孙忠实教授认为,重视药物基因组学在β受体阻滞剂规范应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尾曲

    王文教授做总结发言指出,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代谢影响比较小,作用时间比较长,对心血管高危人群预防效果的证据比较明确,应尽量优先选择。他同时呼吁,中国的高血压防治要严格遵循相关指南,针对广大社区、乡村的基层医生要积极推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而对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广大医生则应强化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实践。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β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ishare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