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循环首页>何奔的相关文章
  • 2010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年度回顾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高血压论坛 中国 · 厦门 2010年,中国高血压人数已超过2亿,由此引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眼底病变和周围血管...

    作者:何奔|袁伟 发布于:2011-03-14

  •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时机的选择

    30年前,Keith A Reimer医生及其同事首次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心肌坏死呈波阵面演进现象。其后研究发现,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心肌,获益呈时间依...

    作者:何奔沈玲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发布于:2010-01-15

  • [TCT2008] 左主干病变不再是PCI的治疗禁区

    左主干病变因可危害到左室所有心肌使其成为预后最差的一种冠脉疾病,同时患者的死亡风险也明显增加。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外科搭桥较药物保守治疗更能增加患者的生存益处,冠状...

    作者:何奔柴大军 发布于:2008-11-04

  • [ESC2008]激动PPARγ受体能够获益?——ESC2008 TRANSCEND 研究的思考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ESC年会上公布的TRANSCEND试验(Telmisartan Randomized Assessment Study in ACE-Intolerant Subjec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研究结果表明,对...

    作者:何奔沈玲红 发布于:2008-09-22

  • GIK治疗能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益吗?

    GIK是最早用于缺血心肌保护的药物之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的出现,GIK成为AMI治疗领域中最有争议的治疗方案之一。尽管相关的临床研究结论多样,但...

    作者:何奔柴大军 发布于:2008-07-21

  • 梗死相关动脉延迟开通的合理性还存在吗?——OAT研究评析

    作者:何奔何清 发布于:2008-04-03

  • [CIT2008]左主干分叉病变——单支架简单策略还是双支架复杂策略?

    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以其高风险、高难度而成为PCI的挑战。2005年的ESC指南将其列为PCI 的IIb指征,而2006年的ACC/AHA指南则仍将其列为III类指征。然而,随着药物支架的问世...

    作者:何奔 发布于:2008-03-19

  • 分叉病变的现代治疗

    分叉病变占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变的15%~18%,由于较低的手术成功率、较高的分支血管丢失率以及较差的远期效果,尤其是分支血管的再狭窄,故而一直是PCI颇具挑战...

    作者:金叔宣何奔 发布于:2007-01-22

  • 2006TCT冠脉介入治疗(PCI)领域的主要热点之管见

    作为TCT的主席团成员参加这一12 000人的盛会,是一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对于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能够在现场聆听专家的即时评论,则是深感幸运,故而将本人感兴趣的几个问题,...

    作者:何奔 发布于:2006-11-3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