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CC 2014 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毅刚教授分别作了“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技术现状与临床应用”和“室速机制研究新视点与导管消融”两场学术报告,介绍冷...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14-08-01
节律论坛本着让参会专家医生"有所学、有所得"的宗旨设置了几个方面的特色内容:新指南,新理论和新理念的解读和传授,进一步更新临床医生的临床知识体系,提高临床诊疗技能...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13-06-03
尽管过去的20多年时间心梗后室速(VT)导管消融方法、器械、技术层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导管消融的成功率,特别是长期成功率仍然不尽人意。因而探讨心梗后室速导管消融尚...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12-06-08
为庆祝《国际循环》创刊八周年,本刊特别邀请心血管领域的权威专家为既往 “争鸣焦点”栏目的议题进行回顾性点评。
作者:李毅刚|陆秋芬 发布于:2012-05-29
这个话题是近几年来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发现一些室性心律异常是起源于乳头肌周围的。从影像学的发展上看,随着超声CT各种三维成像系统的发展,我们已能确定导管消...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12-04-25
室速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器质性心脏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随着导管标测和消融技术的进展,该技术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病例越来越多。但成功率并不尽如人意。原因...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09-05-27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中较为普遍,同时有研究显示房颤可以作为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通过预防房颤来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很有临床...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08-09-09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而室速,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治疗仍然是目前临床的一大难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在...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08-05-30
在近十多年以来,临床电生理学家针对房颤不断取得理论以及技术上的突破,随着导管射频治疗技术以及策略的不断改进,房颤的消融成功率不断获得提高,而且对持续性房颤、慢性...
作者:李毅刚 发布于:2008-01-16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