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SC&QICC2018丨葛均波院士:砥砺中前行,中国心血管治疗研究硕果累累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8/9/11 15:32:08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8年9月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CSC&QICC 2018)开幕式后的全体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分享了近三年来中国心血管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使参会者对中国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的砥砺奋进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编者按:2018年9月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CSC&QICC 2018)开幕式后的全体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分享了近三年来中国心血管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使参会者对中国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的砥砺奋进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葛均波院士
 
  顾东风院士团队研究成果
  2016年,其团队开展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创建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随后,利用该模型整合多项大规模长期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发现,治理空气污染有助于防治慢病、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韩雅玲院士团队成果
  其团队开展的I-LOVE-IT 2 DAPT研究发现,对于置入新型生物可降解西罗莫司药物涂层支架的稳定性冠心病或低危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6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劣于12个月。该研究结果已被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DAPT指南采纳。此外,其团队开展的有关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显示,生物可降解支架NeoVas术后一年的造影结果不劣于CoCr-EES,术后2年随访结果相似,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霍勇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CSPPT研究,确定中国高血压患者卒中精准预防策略,证实“HCY、叶酸水平及MTHFR基因型显著影响卒中的预防效率”。此外,相关研究还发现,吸烟状况也影响强化补充叶酸降低卒中的效果;依那普利和叶酸片联合应用可降低高血压伴低血小板人群58%的首发卒中风险。
 
  唐熠达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唐熠达教授团队开展的CREATIVE研究发现,对冠状动脉介入后氯吡格雷低反应者,给予加倍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DAPT策略或常规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策略均可改善转归且非常安全,尤以三联策略更优。
 
  何奔教授团队成果
  其团队开展的EARLY-MYO研究发现,溶栓后早期PCI与直接PCI在梗死心肌再灌注、梗死面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能迅速接受直接PCI的低危STEMI患者采用溶栓后早期PCI策略是安全有效的。
 
  于波教授团队成果
  EROSION研究发现,对冠状动脉内侵蚀性斑块所致血栓的ACS患者,不置入支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缩减一个月血栓体积并改善血流水平,且1个月时梗死相关病变未见再闭塞。另外,其团队还通过OCT发现,33.6%的PCI患者的非罪犯病变存在脂质斑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成果
  首先,其研究发现,CTO-PCI运用低帧率方案(降低每秒帧数和增加铜铝滤光片)安全可行。其次,其研究证实,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生物可降解支架(XINSORB支架)疗效与安全性良好。此外,还发现表观遗传学因素可调控心肌过氧化产物代谢;心肌损伤后细胞外纤维蛋白基质具备细胞治疗归巢靶点的良好特性,有望成为干细胞和细胞因子靶向治疗心肌损伤的新靶点,也为其他组织损伤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新视角;MKL1介导的巨噬细胞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靶向抑制MKL-MOF-NOX轴有望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思路。此外,还构建具有长循环特性的新型模拟血小板纳米载体的、可反复缓释给药的新型靶向递药系统,显著提高药物稳定和逆转斑块的疗效。
 
  陈绍良教授团队成果
  研究发现,与Provisional Stenting相比,DK-CRUSH能降低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一年的靶病变失败率。
 
  徐波教授团队成果
  其团队开展的研究证实,QFR与FFR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为生理学指导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更多工具选择。
 
  江洪教授团队成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能显著抑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为实现对心脏交感神经精准、无创、可逆性调控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黄从新教授团队成果
  其团队牵头开展国内首个左心耳封堵术的多中心(共计涉及12家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告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具有较高的植入成功率。
 
  王建安教授团队成果
  开展了首个大样本长周期、随机对照非人灵长类研究,通过食蟹猴模型多模态评估低氧预处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揭示人胚胎干细胞(hESCs)衍生的心血管前体细胞(CVPCs)移植非人灵长类心肌梗死模型后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提出最优化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
 
  曾春雨教授团队成果
  其团队开展的有关内源性心肌再生的研究发现,“去分化-增殖-再分化”是成年心肌增殖的生物学特征和心肌内源性再生的重要途径,探明心肌再分化的具体分子机制,为临床促进心肌再生、治疗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带来新希望。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心血管治疗研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