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09] 获得性VTE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A different knowledge of mechanism for acquir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作者:  王乐民梁爱斌龚朱   日期:2009/5/27 18:1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一、用机体的整体观看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 VTE是常见病,多发病,VTE由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组成。PE是高死亡率疾病,也是全球性医疗保健问题[1,2]。VTE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3],其中大部分VTE为获得性。VTE往往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 VTE发生在机体不同的脏器和部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无任何症状的VTE、VTE所致的器官衰竭、VTE所引起的猝死发生等呈现较宽的临床表现谱:脑皮质静脉VTE、脑静脉窦VTE,急性PE和慢性PE、肝小静脉闭塞症、布查氏综合症、 肠系膜静脉VTE[4 ,5]、外科术后发生的DVT和PE等[6]。临床中常见到的是下肢DVT。由于临床专科分科的细化,临床医师多局限关注自身专科管理的脏器。而实际上,VTE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我们不仅关注脏器,更要把握全身,用机体的整体观看待VTE的发生。

一、用机体的整体观看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
    VTE是常见病,多发病,VTE由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组成。PE是高死亡率疾病,也是全球性医疗保健问题[1,2]。VTE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3],其中大部分VTE为获得性。VTE往往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 

    VTE发生在机体不同的脏器和部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无任何症状的VTE、VTE所致的器官衰竭、VTE所引起的猝死发生等呈现较宽的临床表现谱:脑皮质静脉VTE、脑静脉窦VTE,急性PE和慢性PE、肝小静脉闭塞症、布查氏综合症、 肠系膜静脉VTE[4 ,5]、外科术后发生的DVT和PE等[6]。临床中常见到的是下肢DVT。由于临床专科分科的细化,临床医师多局限关注自身专科管理的脏器。而实际上,VTE是全身系统性疾病。我们不仅关注脏器,更要把握全身,用机体的整体观看待VTE的发生。

二、临床存在的世纪之谜

    一个多世纪以前,Vichrow[7]提出了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学说:血流缓慢,凝血功能亢进和血管壁损伤。此学说一直作为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血栓性疾病发生的理论基础。然而,获得性VTE的发生仅用三要素学说难以解释临床发生的所有现象。尽管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与VTE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外伤、手术、高龄、恶性肿瘤、妊娠、心衰、制动和口服避孕药[8,9],美国胸科协会(ACCP)[9,10]也连续多年在制订血栓预防的指南中提出外科手术患者的危险分层,但实际效果并非所期待的那样,VTE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降低[11]。有些疾病如PE中部分患者,即使使用足量持续性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或预防,INR控制在较好的范围之间,D-D二聚体检测也在正常范围,但仍表现出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发展至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这提示抗凝治疗的局限性和疾病发生机制的不同。

三、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理论的局限性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凝血因子功能亢进,一直作为VTE发生的初始条件,损伤的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被活化,凝血因子功能被激活,由此静脉血栓形成。然而大量的实际临床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传统理论。
研究结果提示并没有统计学数据支持获得性VTE静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也不支持血小板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皮细胞是血管壁与血液之间的分界细胞,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当内皮细胞损伤,组织因子(TF)激活被认为是内皮细胞的损伤标志,内皮细胞损伤致TF活性升高,从而促进血液凝固瀑布效应的启动。然而一组研究结果表明PE组与对照组比较,TFmRNA表达没有显著上调;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E选择素mRNA表达也没有增加,反而降低;反映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被活化的P选择素mRNA表达也没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有聚集、黏附和释放三种主要功能,而在PE组而仅有少部分(23%)功能呈显著性上调。

    研究结果还表明仅有少数凝血因子mRNA呈显著性上调。纤溶因子mRNA也仅有少数上调。除此以外,PE组抗凝蛋白中的蛋白C(Prc)、蛋白S(Prs)和蛋白Z(Prz) mRNA均未有显著性的差异表达。

四、获得性VTE发生机制的新视角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VTE与炎症、免疫反应有关[12]。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性VTE过程中有炎症、免疫反应的作用,但不同之处在于不是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在先,后发生了炎症和免疫反应,而是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并没有损伤状态下,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引起VTE。

    PE组患者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补体系统、干扰素被动员而表达显著上调,提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B淋巴细胞功能表达并无显著改变,NK细胞及T淋巴细胞杀伤病原微生物功能表达显著下调,提示PE组患者特异性免疫系统受到攻击而损伤,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

    因此,研究结果提示获得性VTE可能是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在临床常见的原因有受到病毒感染,破坏和抑制了细胞免疫;恶性肿瘤也可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抑制剂疗法可使T细胞被破坏或功能受到影响。但后两种情况在PE组并未发现或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VTE,其临床过程是相似的,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和临床转归可能是不同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这一结论改变了获得性VTE的病理生理学认识,并对获得性VTE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调整提供了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guidelines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evidence). Int Angiol 2006;25:101-61.
2. Spencer FA, Gore JM, Lessard D, Douketis JD, Emery C, Goldberg RJ. Patient outcomes after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the Worceste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Study. Arch Intern Med 2008;168:425-30.
3. Ansari A. Acute and chronic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current perspectives. Part III: Diagnosis. Clin Cardiol 1986;9:512-24.
4. de Fontbrune FS, Mal H, Dauriat G, et al. Veno-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iver after lung transplantation. Am J Transplant 2007;7:2208-11.
5. Norwitz ER, Schust DJ, Fisher SJ. Implantation and the survival of early pregnancy. N Engl J Med 2001;345:1400-8.
6.   Asbeutah AM, Riha AZ, Cameron JD, McGrath BP. Five-year outcome study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limbs. J Vasc Surg 2004;40:1184-9.
7. Virchow R: Gesammalte abhandlungen zur wissenschaftlichen medtzin. Frankfurt, Medinger Sohn & Company, 1856.
8. Rosendaal FR. Venous thrombosis: a multicausal disease. Lancet 1999;353:1167-73.
9. Geerts WH, Bergqvist D, Pineo GF,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8th Edition). Chest 2008;133:381S-453S.
10. Geerts WH, Pineo GF, Heit JA,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Chest 2004;126:338S-400S.
11. Shackford SR, Rogers FB, Terrien CM, Bouchard P, Ratliff J, Zubis R. A 10-year analysi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on the surgical service: the effect of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rophylaxis. Surgery 2008;144:3-11.
12. Poredos P, Jezovnik MK.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the link between arterial and venous thrombosis. Int Angiol 2007;26:306-11.

版面编辑:张家程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