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HFS2012]艰辛的历程,难忘的回忆——记早年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工作概况

作者:  黄元铸   日期:2012/12/26 17:07:1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1964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霍銮锵医师等在国内首先发表了他们的论文《两种自制心电起搏器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因霍医师的姐姐患有高血压,当时是我院马文珠教授的患者,这使马文珠教授有机会去上海市第一医院拜访他,并与他针对研制的感应式起搏器样品进行了直接深入的交流,初步建立了开展起搏器研究的决心。同年秋我院接诊一位男性老工人,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黄元铸
  1964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霍銮锵医师等在国内首先发表了他们的论文《两种自制心电起搏器的实验研究和初步临床应用》,因霍医师的姐姐患有高血压,当时是我院马文珠教授的患者,这使马文珠教授有机会去上海市第一医院拜访他,并与他针对研制的感应式起搏器样品进行了直接深入的交流,初步建立了开展起搏器研究的决心。同年秋我院接诊一位男性老工人,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仅38次/分,而反复晕厥,我院胸外科王一镗与心内科马文珠、黄元铸医师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获到南京胜利电器厂工人的支持,用分立原件赶制了国内第一台半导体固定频率型起搏器(后来小批量生产的南京JB-1型PM),又获南京无线电社支持研制成功心外膜双极起搏导线。经安置起搏器后病人转危为安,随访33个月仍存活,直到1966年因“文革”失去联系。尽管政治动乱,人人自危,但吴英恺院长与刘力生教授仍鼓励支持我们继续研制起搏器。为此,马文珠主任安排生理教研组朱思明教授与心脏科黄元铸医师脱产投入起搏器研制工作。创业之初,历尽艰辛,在斗室里手工装配了多台半导体调幅体外起搏器,并成功地抢救了30余名阿-斯综合征病人。记得在赴阜外医院汇报工作时,恰遇该院急性心梗合并Ⅲ度房室阻滞病人急需起搏器,我们就把两台样机留下了。回宁后我们组织了多家工厂、研究所协作,尤其是南京二医疗厂工人曾夜以继日赶制JB-2型体外型调频调幅起搏器,紧急时医师每天去厂等待,完工一台拿回去为病人安置一台。


  为抢救阿-斯综合征,当年医师曾忘我地辛勤工作,但却被冠以走白专道路的典型。其时黄元铸医师爱人也随医院下放苏北,留下两个幼小女儿需抚养,但他从未影响工作,1972年沈阳军区汪曾炜教授因一位法乐症术后Ⅲ度房室阻滞病人急需起搏器,尽管我们起搏器也很少,我们仍立刻设法请空军部队急送起搏器,使病人转危为安。
  林彪下达1号命令时,我们又应四川省人民医院之请,黄元铸丢下4岁女儿托付给邻居,连夜赶赴成都抢救了一位病人,至今他已更换6个起搏器,并与我们成为生死之交。
  文革大革命风暴猖狂之际,也是我们抢救阿-斯综合征患者最多之时。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黄元铸医师从国外文献获知用高频率起搏方法可纠治快速性心律失常,他兴奋之余,立即在国内介绍了这一超速抑制方法,并刊登于“国外医学文摘”心血管分册上。由此也激发他与朱思明老师共同设计制造了宽频率起搏器。
  1973年元月一位农民在无锡农村血防点接受锑剂治疗时,发生顽固性扭转型室速已病危,马文珠、朱思明教授立即搭火车、换小船赶到现场,在无X光机条件下,凭腔内心电图将我们自制的第一根双极心内膜电极送入右心房,并用超速起搏法立即终止了室速,挽救了患者生命。这是我国第一例用起搏控制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范例。这一成果经中华医学杂志1974年第1期报道后,美国获知了这一信息,来函索要文章并推荐发表于PACE杂志(哪一年发表的已忘)。此后,我们又协助各医院成功地抢救了100余名氯喹等药物中毒、心肌炎以及低钾血症引起的扭转型室速,这一经验已在国内外杂志与专题讨论会上报道并被推广应用(其中起搏器与电极导管大部由我院提供)。


  1974年3月JB-4型按需型起搏器研制成功,并获批量生产,供应各医院临床需要。
  在此基础上,在文革后期吴英恺教授提议,我院举办了国内第一届起搏、除颤研讨会,继之出版了季刊专业杂志《心脏与起搏》,即《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之前身。
  1977年更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专著——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江苏科技出版社)。
  1978年初廖铭扬医师与李闻奇工程师调入我院,这为我院起搏与电生理工作增添了重要力量。1978年3月6日阜外医院发函对我院率头研制的JB-2型起搏器作了客观评价!1978年2月25日江苏省卫生局召开了起搏器研制成果鉴定会。
  随“文革”之结束,知识分子迎来了春天,我们上述工作也获得了1978年在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奖。
  往事如烟,回顾我院自1964年创制第一台半导体起搏器并用于救治病人以来光阴已流逝45年。当年奋战在起搏与电生理工作第一线的医师,今日已退居二线,喜看今日我院心脏科工作的飞速发展,回忆当年工作之艰辛与病人获救给我们的喜悦,一切历历在目,这成为我们内心永恒的记忆!朱思明、黄元铸、程蕴琳坚持起搏器研究并与工人技术员共装配了50余台VVO与VVI起搏器,挽救了无数急性与慢性传导系统疾病与扭转型室速病人的生命。


 

版面编辑:沈会会



心电起搏器黄元铸心律失常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