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Gruentzig 教授在首次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就强调了干预前后测定冠状动脉内压力梯度的必要性。随后,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多普勒导丝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作者:王胜煌|周宏林|刘健|伍满燕|王伟民 发布于:2014-07-31
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CIT)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最具教育意义的教学课程。每年CIT与众多国际知名学术组织举行精彩的联合学术活动,...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3-03-05
为比较有心脏外科支持和没有无心脏外科支持的医院行PCI治疗的效果,CPORT-E研究在无心外科支持的医院中经接受导管检查诊断明确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2-07-03
冠脉介入教程是CIT理事会汇集诸多心血管介入领域杰出专家精心打造的专题课程,旨在推进中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发展。今年教程由四部分组成,选取开口病变、富含血栓病...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2-03-20
《国际循环》: 对于CTO,在PCI术前和术中有何开通的必要性?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2-03-16
血小板P2Y12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每日75 mg维持剂量的氯吡格雷安全有效,但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仍可发生血栓事件,本文探...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2-02-02
《国际循环》:SYNTAX研究首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治疗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1-09-05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置入支架已成为常规,但金属裸支架(BMS)置入后的再狭窄率可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
作者:刘健|曹成富|王伟民 发布于:2011-03-16
分叉病变对处理策略的选择、技术和器械的要求都较高,要求术者有一定的经验。由于分叉病变本身的复杂性和所需技术及策略的复杂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该类型病变的处理存在很...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1-03-16
并发症专场历来都是CIT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现在我国介入治疗例数的增长非常迅速,成功率也很高,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总体上是降低的。但是并发症不可能完全消除...
作者:王伟民 发布于:2011-02-25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