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SC2008]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进展

周京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作者:  周京敏   日期:2008/6/6 16:44: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以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为主的综合征,不但具有心脏扩大、心脏构型改变、瓣膜反流的结构异常,也有心室内传导阻滞等心电活动异常。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以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为主的综合征,不但具有心脏扩大、心脏构型改变、瓣膜反流的结构异常,也有心室内传导阻滞等心电活动异常。

心脏同步化治疗(CRT)是一近年发展的用于治疗QRS时限增宽(≥130 ms)的中重度心衰的方法,通过纠正左室收缩活动不同步而改善心室收缩功能、神经内分泌紊乱和逆转左室重塑。临床试验表明CRT治疗改善心衰症状和运动耐力,减少心衰住院和死亡的联合终点。最近RethinQ研究入选172例心电图QRS间期<130 ms,同时超声心动图显示有心室收缩机械不同步的慢性心衰患者,结果发现虽然CRT植入能较对照组心功能分级(NYHA)有所改善,但未能显著提高以氧耗峰值为指标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也无显著变化。因此,临床应谨慎选择适合CRT治疗的患者。

心力衰竭常伴有二尖瓣反流,而二尖瓣反流也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心力衰竭时,二尖瓣反流可由二尖瓣环扩张或二尖瓣瓣下结构异常所致,产生“心室扩张→二尖瓣环扩张→二尖瓣反流→心室扩张”的恶性循环。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就是分别基于期望阻断这一病理过程而产生的,可有效改善心衰症状,但因缺少更大规模的病例研究,目前的指南并不列为常规推荐。经皮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目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不久将来也许能成为临床心衰伴二尖瓣反流的有效治疗方法。
扩心病或缺血性心肌病时,心脏扩大,心腔容积增加,心室半径增加,因此与心腔大小正常的心脏相比,心肌收缩产生同样的心室内压力(即血压)会产生更大的室壁张力,心肌需要产生更多的能量,这会导致心脏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心脏扩大→室壁张力增加→心脏扩大”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产生同样心室内压力的情况下,减少左室腔的容积或半径将减轻室壁的张力,进而利于或改善心腔的重塑。左室重建治疗心力衰竭则主要基于这一原理。目前左室部分切除术(又称Batista手术)因侧壁心肌的切除,特别是心腔几何形态的变化可进一步损伤心脏的舒张功能,降低远期的生存率,已很少采用。而左室重建(也称心室外科复原术)通过切除无运动或矛盾运动的心肌节段,减少左室容积,恢复心脏的椭圆形态,可阻断“心腔扩大→室壁张力增加→心腔进一步扩大”的恶性循环过程。1998~2003年,国际心室重建协作课题组(Theinternational RESTORE group)对左室重建的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术前67%的患者NYHA 心功能III级~IV级,而术后85%的患者I级~II级。5年存活率68.6±2.8%,无住院生存78%,而通常,II级~IV级心衰患者的年住院率>40%,且24%的患者2次以上住院,平均生存时间20月。

因此,对明确室壁瘤且面积较大的患者,推荐采用切除室壁瘤的左室重建术,可改善左室整体功能,左室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住院率和死亡率改善,是除心脏移植手术外治疗无望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治疗选择。

机械辅助装置(LVAD)是应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辅助或替代心室的泵功能,用于治疗严重心衰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手术时取代心脏的泵功能的方法。在接受LVAD后,患者部分心肌细胞恢复其收缩和舒张功能,甚至有被诊断为不可逆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在LVAD应用后,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不但可以撤离辅助装置,还可不再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报道。在心源性休克、心脏术中或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及心脏移植前需过渡治疗的患者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心脏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晚期心衰最为有效的方法,最近,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对全世界范围心脏移植的统计结果显示,心脏移植患者的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84.5%、78.0%、71.4%。50%患者存活率超过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2000~2005年100例心脏移植患者报告的1年、3年、5年存活率与国外相近。

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细胞移植是将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或骨骼肌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开胸手术注射到心外膜下,以使移植后的细胞在心脏局部分化为心肌细胞.最终达到替代和修复坏死的心肌细胞,从而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方法。2008年ACC会议公布了SEISMIC研究。该研究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植入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随访6月发现植入患者心功能未见恶化,并似有改善倾向,虽与对照组相比数项心功能评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也证明了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植入不但技术上可行,且也不增加心律失常风险。目前尚有MARVEL研究正在进行,为双盲、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拟采用同种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对330例纽约心功能II~III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是迄今为止同类研究中最大规模的一项研究。

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置换致病基因以纠正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目前仅有的获准可进行晚期心衰I期临床试验的是针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SERCA2a)的基因治疗,前景尚不明朗。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周京敏心力衰竭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细胞移植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